SPR表面等离子共振仪 高灵敏度BI-4000 | ||
型号:: BI-4000 | ||
价格:请致电:010-57128832,18610462672 | ||
品牌: 美国 产品商标: bi-spr | ||
BI-4000系列高灵敏度表面等离子共振仪
BI-SPR采用独特的检测方法获得极高的角度分辨率和快速的数据采集。每个产品系列都拥有精密的参比通道,可准确扣除背景信号,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数据。先进的微流控芯片系统保证了样品传输时的低扩散,从而有利于更准确地进行动力学分析并消除其他干扰。BI-SPR的高灵敏度、快速检测速度及高灵活性可满足不同客户的应用需求,并提供优质的数据。
产品特点: 控温双通道SPR检测模块:能在液相中测量SPR共振角变化。精确的背景和参比扣除。适应于热力学研究要求的精密温度控制,控温范围为6 采用BI-DirectFlowTM 技术:研究超快速的动力学过程,区分各种干扰并获取高质量的数据。若与自动进样器联用可实现分析过程的全自动化。 创新的多模块设计:为用户的不同需求而设计的极其灵活的分析模块。 与电化学配件兼容:可进行电化学SPR以及化学传感研究。 单、双通道流通模块:提供多种实验条件,从而提高数据质量。 大动态范围和高灵敏度:高灵敏(<10-5 度)地测定大分子与小分子(<100 D),使用户能测定低于pM-1 的结合常数。 宽阔的响应时间:能测定慢(几小时)和快(<0.5 ms)的动力学过程。
多用途组件:
技术优势: 1.SPR工作系统:可控温的双通道SPR检测部件;高灵敏与快速测定的差分检测电路系统;便于液相中大范围的SPR键合分析;精确的背景和参比扣除;适应于快、慢速动力学分析的宽响应范围;直接观察SPR吸收峰并评估芯片的质量;为不同研究需求而设计的可切换的分析模块;开放式的检测区域和辅助数据端口便于联用技术的开发;集成化的外形有效地节省实验室空间;USB 接口增加了仪器的便携性 2. 溶液传输:采用BI-DirectFlowTM自动进样;双通道精确进样;对于快速动力学过程能在毫无样品扩散的条件下进行高分辨的键合分析;单通道及串联流动模式;连续的液流可满足不间断的生物和化学的键合研究;零残留注射阀避免样品交叉污染;HPLC型部件便于维护、减小开支;双通道程控注射泵提供均一和连续的液流;宽大的流速范围(由注射器尺寸来决定不同的流速范围);精确和平稳的液流使基线恒定以获取高质量的数据 3.控制系统:控制、分析软件;功能强大且操作简便的软件包;实时收集SPR数据;供精确的进样用的程控注射定时器;便捷的数据处理和叠加功能;智能向导协助用户使用仪器;评估键合作用(例如亲和力和动力学、浓度以及表面吸附量的测定)的强有力分析工具;弥补本体折射率变化、非特异性吸附、传质控制过程、噪音等形成的干扰;可供优化和选择的多种SPR 模块(例如流动注射、电化学等) 4. 计算机:预装BI软件包的计算机;Windows 7操作系统;以太网连接(直接在线用户支持);USB 接口增加了仪器的便携性
应用领域: 生命科学研究:通过流动注射,可以利用SPR进行实时监测牛血清白蛋白(BSA)和抗BSA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化学研究方向:使用EC-SPR去量化被电沉积在表面的膜的厚度是15纳米金属。 药物研究:可进行细菌必需基因和抗菌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研究 食品安全领域:检测三聚***胺污染的牛奶 气象或液相下的研究:研究酒精蒸气-葡聚糖的相互作用
BI-4000系列技术参数: 高灵敏度:<0.1 RU(0.01mDeg) 温度控制:范围6 检测速度:<0.5毫秒 流量通道:2通道 流速:1.0~250uL/min 进样量:>50UL 通道音量:<1UL 动力学常数:嘉<1x 亲和常数:KD= 截留分子量:100道尔顿 样品交付方式:全自动带自动进样器
Biosensing Instrument Inc公司介绍 2005年 BI-1000系列中引入两通道差分细胞检测独特的气相等离子共振检测技术。 2007年 BI-2000系列中引入提供更高的性能和实验的灵活性电化学-SPR 2008年Biosensing Instrument Inc公司产品添加到美国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手册目录中 Richard B M Schasfoort (Editor), Anna J Tudos (Editor) ISBN: 978-0-85404-267-8
2009年 bi-3000系列中引入精密样品双流directflow™技术双通道流动注射分析电化学双流™EC-SPR技术;
2010年赢得 Frost & Sullivan - Customer Value Enhancement Award 大奖; 获奖原因: BI的强大的产品组合 无标记的直接检测技术 无与伦比的客户服务 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开发
2012年 bi-4000系列中引入具有快速动态温度控制自动采样;
2013年获得美国授予NIH的SBIR计划发展在SPR技术的新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