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辐照仪是在某一预定的时间段内通过较高能量的具有电离辐射效应的射线照射生物体,产生电离和激发,释放出轨道电子,形成自由基,从而使被照射的生物体产生生物效应或受到不可恢复的损伤和破坏,达到生物学的目的。
生物学辐照仪有两种类型:γ射线源和X射线源。
Γ射线源通常采用天然***性同位素铯-137为电离射线产生源,具有线束能量均一、输出恒定等优点,但由于***性同位素使用存在有较高的安全隐患,安全防护措施要求严格,使用繁琐,专人管理使用导致的人力成本较高等缺点,目前已经基本被更安全、操作简易的X射线辐照仪所取代。
X射线能量调节范围:5-160 kV
可调整照射距离:15-63 cm SSD
剂量率范围:1-30 Gy/min
辐照室容积:≈100 L
由于可调节能量范围和表浅能量范围(50-150 kV)基本重合,因此适用于对照射深度和穿透性无要求的离体样本,如细胞、细菌、组织器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