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A树脂和试剂盒 英文名称: Protein A resin kit | ||||||||||||
型号:null 抗体货号: 20333 | ||||||||||||
价格:请致电:010-57128832,18610462672 | ||||||||||||
品牌: usa 产品商标: pierce | ||||||||||||
Thermo Scientific抗体结合蛋白树脂与试剂盒下页中将列出基于蛋白A,蛋白G,蛋白A/G和蛋白质L的抗体纯化树脂和试剂盒的完全列表。对于每种蛋白质,我们提供在两种结合能力范围内结合于几种不同固体介质的产品,以及多种包装、柱子和试剂盒规格。 几种固体介质形式 多孔的球珠状介质通常为基于蛋白质的亲和纯化提供最有用的性质。我们提供的亲和纯化产品具有两种不同的介质形式:交联的球珠状琼脂糖和Thermo Scientific UltraLinkBiosupport交联的6%的球珠状琼脂糖,通常简称为“琼脂糖CL-6B”, 它是抗体亲和纯化最常用和通用的树脂。UltraLink* Biosupport是一种交联的球珠状丙烯酰胺树脂,与琼脂糖相比提供可能更高的装载(结合能力)以及在高压应用中更好的耐久性。两种介质在典型的重力流动和离心柱式纯化方法中均表现良好,并且一般来说具有低非特异性结合的性质。当一种特别的样品显示出与这两种介质中的一种发生不需要的非特异性结合时,使用另外一种介质的等量亲和产物通常会修正此问题。我们还提供在Trisacryl*GF-2000上的蛋白A,它是另外一种类型的聚丙烯酰胺树脂。 两个结合能力范围 对于蛋白A,G,A/G和L,我们提供常规的和高容量(加强型)的亲和树脂产品。加强型的制备通过每毫升树脂共价附加(固定化)大约常规容量形式两倍的蛋白质。常规型还是加强型最适合于某种应用,取决于几个因素。对于每一种亲和蛋白质,我们都开发出了我们的试剂盒产品,这些产品 使用任何一个树脂容量形式对于普通的样品类型都能产生它们预期的最好结果。对于其他应用,需要进行特异性检测以确定哪一种容量形式是最优的。 多种包装和试剂盒规格 我们的蛋白A,G,A/G和L产品可提供树脂浆体,预装柱,填充的层析卡匣以及完全试剂盒。树脂浆体有两种或更多种包装规格(例如,2ml,5ml和25ml),提供于瓶装的50%水相浆体中,易于移液或配制于管子或柱子中。预装的Thermo Scientific NAb球珠状琼脂糖树脂离心柱提供三种基本规格:0.2ml,1ml和5ml。制备这些NAb*离心柱所使用的Thermo Scientific离心柱(见第2部分,63页)在滴注(重力流动)或者离心形式当中使用都非常方便。该柱子适合标准的微量离心机和圆锥形离心收集管。 Thermo Scientific层析卡匣设计用于使用注射器、泵或层析系统进行快速,一致的分离。它们提供有1ml和5ml的规格,使用球珠状琼脂糖亲和树脂填充。柱子的入口和出口连接了1/16”的线,还包括连接器用于直接与大多数层析系统连接。与柱子一同还提供Luer-Lok*连接器,用于简单的连接于注射器。 NAb离心式纯化试剂盒为典型的实验室级别的抗体纯化提供最大的便利。小型和中型规格的试剂盒包括预装的NAb离心柱(10×0.2ml柱子或2×1ml柱子)和即用型的结合、洗脱及中和缓冲液。 最后,蛋白A和蛋白G琼脂糖树脂可提供预分装于96孔过滤板的形式。这些可理想用于同时进行多个快速、小型的纯化,例如当在开发单克隆抗体时筛选杂交瘤上清。 重组蛋白A琼脂糖 我们固定化的重组蛋白A,使用了抗渗漏的连接。 Thermo Scientific重组蛋白A琼脂糖使用了一种基因重组蛋白A,该蛋白A在非致病性的芽孢杆菌中重组产生。非必要的区域被去掉,内含五个IgG结合位点, 分子量为44.6kDa。一些研究者认为如果抗体制备严格需要去肠毒素,则应该使用重组体形式。否则,天然形式即可充当抗体纯化的高效工具。重组蛋白A琼脂糖也可与Thermo Scientific结合与洗脱缓冲液(395页)兼容。 参考文献 Bigbee, W.L., et al. (1983). Mol. Immunol. 20, 1353-1362. Bjork, I., et al. (1972). Eur. J. Biochem. 29, 579-584. Ey, P.L., et al. (1978). Immunochemistry.15, 429-436. Goding, J.W. (1978). J. Immunol. Method.20, 241-253. Kilion, J.J. and Holtgrewe, E.M. (1983). Clin. Chem.29, 1982-1984. Kronvall, G., et al. (1970). J. Immunol.105,1116-1123. Lindmark, R., et al. (1983). J. Immunol. Method. 62, 1-13. Reeves, H.C., et al. (1981). Anal. Biochem.115, 194-196. Surolia, A., et al. (1982). Trends Biochem. Sci.7, 74-76. 订购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