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y To Use Coelenterazine h 即用型腔肠素h
英文名称: Ready To Use Coelenterazine h
型号:null    产品货号: xy4090710
价格:请致电:010-57128832,18610462672
品牌: 中国
试剂级别: 分子生物学级

Ready To Use Coelenterazine h 即用型腔肠素h 背景描述

腔肠素(Coelenterazine)是自然界中资源最丰富的天然荧光素,是绝大多数海洋发光生物(超过75%)的光能贮存分子。腔肠素可作为许多荧光素酶的底物,比如海肾荧光素酶(Rluc),Gaussia分泌型荧光素酶(Gluc),以及包括水母发光蛋白(aequorin)和薮枝螅发光蛋白(Obelia)在内的光蛋白(Photoproteins)。其发光原理是:以腔肠素为底物的荧光素酶在有分子氧的条件下,氧化腔肠素,产生高能量的中间产物,并在此过程中发射蓝色光,峰值发射波长约为450~480nm。与甲虫(或萤火虫)荧光素/荧光素酶系统不同,腔肠素/荧光素酶系统不需要三***酸腺苷(ATP),因此更便于体内生物荧光的研究。因此,腔肠素常用作基于荧光分析的报告基因检测以及活体动物检测的发光底物。

腔肠素还能在酶非依赖性的氧化体系中自发荧光,细胞和组织内的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亚**阴离子能够增强该自发光信号,因此其也可用来检测细胞/组织内活性氧(ROS)水平。

腔肠素具有能量转移的特性— —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Biolumin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BRET),利用此特性,当与荧光蛋白如GFP的突变体(增强的黄色荧光蛋白,EYFP)联合使用,在底物腔肠素存在的情况下,荧光素酶(如Rluc)催化底物发生蓝光,能量随之转移到EYFP上,发出绿光(~530nm)。这两个蛋白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Rluc融合蛋白和EYFP融合蛋白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来评估,适用于研究蛋白-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另外,由于BRET的信号可通过比较绿光和蓝光的量来进行测定,消减了因细胞数、细胞类型和其他实验变量而引起的数据变量,适用于高通量筛选如药物开发。

更为重要的一个功能,水母发光蛋白复合物(Aequorin)由22kDa的水母蛋白(Apoaequorin protein)、分子氧和底物腔肠素组成。只有当钙离子(Ca2+)与该复合物结合后,腔肠素才能被氧化生成高能量产物Coelenteramide,同时释放出CO2和蓝色荧光(~466 nm)。正是此Ca2+依赖性的反应过程(见图1),使得腔肠素非常适用于监测活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与常规的荧光钙离子指示剂相比,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能检测较大范围的钙浓度 – 0.1 μM >100μM2)样品无自体荧光,背景荧光低于使用荧光钙离子指示剂;虽然信号比使用荧光钙离子指示剂弱,但是通过成像仪器可以得到更高的信噪比,因此具有更高的灵敏度。3)水母发光蛋白复合体能够稳定维持在细胞内,使其能够进行数小时至数天的钙离子监测。 

1. 腔肠素作为水母发光蛋白辅助因子的Ca2+依赖反应流程

目前商业化的腔肠素应用最普遍的是天然腔肠素(Coelenterazine native),另外还有很多腔肠素衍生物如Coelenterazine hCoelenterazine 400aCoelenterazine cpCoelenterazine fCoelenterazine hcpCoelenterazine n等被一一合成。理论上这些腔肠素可用于相同的实验,但是由于其发光波长,细胞膜渗透性,光量子效率上的差异,使得其在相同应用上表现出不同的实验效果。因此非常有必要根据具体实验目的选择最合适的腔肠素底物(见附录1,腔肠素及其衍生物的特性)。

Ready To Use Coelenterazine h 即用型腔肠素h 产品描述

腔肠素hCoelenterazineh)是海肾荧光素酶(Rluc)和Gaussia荧光素酶(Gluc)等多种荧光素酶的作用底物,发光强度比天然腔肠素高10倍以上,适用于报告基因分析。也是水母发光蛋白的辅助因子,可用于检测活细胞中钙离子浓度。

本品是即用的腔肠素h,特别设计用于体内成像研究。通过最小化产品成分的变化,最小化冻融次数和严格控制不同批次的产品,确保客户得到高重复性的结果。产品的优点在于:1)溶于丙二醇和柠檬酸的腔肠素h,稳定性高,即开即用,不用考虑粉末配置成液体的稳定性问题。2)预制配方,不同批次间严格控制,特别设计用于体内研究;3)即用型产品通过最小化预成像准备步骤,减少时间和精力;4)经IVIS成像系统验证,控制体内成像质量;

本包装含有10瓶无菌腔肠素h即用型溶液,每瓶含1.2ml浓度为150 μg/mLCoelenterazine h

运输和保存方法

冰袋运输。-20避光保存,最好放到-70℃长期避光保存。

产品组分

编号

名称

规格

浓度

数量

40907-A

 

1 vial (1.2ml)

150 μg/ml

10 vials

Ready To Use Coelenterazine h 即用型腔肠素h 使用方法

1.  准备工作

仅在实验之前,取出-20℃冻存的即用型腔肠素h,放到37 °C水浴锅解冻,稍微漩涡混匀后即可使用。避免反复冻融,一定要根据实际用量取出冻存产品。

2.  注射方法及剂量

可用静脉注射i.v.或腹腔注射i.p.)进行实验

a,  静脉注射:推荐使用剂量15 μg/mouse (100 μL/mouse),用1 ml注射器直接从瓶内吸取溶液,然后用25 gauge或更高的针头注射入小鼠体内。尽快成像检测以获得峰值信号。注意:静脉给药后小鼠可能经历短时间痉挛,但能够快速恢复。

b,  腹腔注射:推荐剂量是30 μg/mouse (200 μL/mouse),方法同上。

Ready To Use Coelenterazine h 即用型腔肠素h 注意事项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应用实例

Figure 1Rediject Coelenterazine has been optimized for in vivo use with IVIS imaging systems. (A) 5 pmol BRET Qdot 700* were injected intravenously in a nu/nu mouse. 10 minutes post BRET Qdot injection 15 μg/mouse Coelenterazine h was injected intravenously. Chart shows peak signal was observed right after injection at ~ 22 seconds followed by rapid clearance. Images were taken with IVIS kinectic. (B) 1,2 and 4 pmol BRET Qdot 655 were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in a nu/nu mouse. 10 minutes post BRET Qdot injection 10 μg/mouse Coelenterazine was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Chart shows that peak signal was reached around 27 minutes post i.p. injection of Coelenter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