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法快速克隆试剂盒 英文名称: HieffCloneTMPlus One Step Cloning Kit | ||||||||||||||||||||||||||||||||||||||||||||||||||||||||||||||||||||||||||||||||
型号:null 产品货号: 10911ES25 | ||||||||||||||||||||||||||||||||||||||||||||||||||||||||||||||||||||||||||||||||
价格:请致电:010-57128832,18610462672 | ||||||||||||||||||||||||||||||||||||||||||||||||||||||||||||||||||||||||||||||||
品牌: yeasen | ||||||||||||||||||||||||||||||||||||||||||||||||||||||||||||||||||||||||||||||||
HB170426 Hieff CloneTM Plus One Step Cloning Kit 一步法快速克隆试剂盒 产品信息
产品描述 Hieff CloneTM Plus One Step Cloning Kit是一款简单、快速、高效的DNA定向克隆产品,该试剂盒可以将PCR产物定向克隆至任意载体的任意位点,可高效克隆50 bp-10 kb片段。将载体在克隆位点进行线性化,并在插入片段PCR引物5’端引入线性化克隆载体末端序列,使得插入片段PCR产物5’和3’最末端分别带有和线性化克隆载体两末端对应的完全一致的序列 (15 bp-20 bp)。将这种两端带有载体末端序列的PCR产物和线性化克隆载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重组酶的催化下,仅需反应20 min即可进行转化,完成定向克隆。克隆阳性率可达95%以上。克隆载体酶切产物或PCR产物和插入片段PCR产物可以不进行DNA纯化直接用于重组克隆,极大的简化了实验步骤。 试剂盒中 2×Hieff clone Enzyme Premix 预混了重组酶和重组反应所需缓冲液,并添加了独特的重组增强因子,显著提高重组克隆效率,即便使用低效率感受态细胞 (107cfu/μg)也可实现高效克隆 (100 cfu/ng Vector),重组体系还兼容还兼容常规酶切、PCR反应体系。 该试剂盒可用于快速克隆、高通量克隆、无缝克隆和DNA定点突变。 产品组分
运输与保存方法 冰袋(wet ice)运输。产品-20 ºC保存,有效期1年。 实验流程 实验流程概览 1)线性化克隆载体制备; 2)插入片段扩增引物设计; 3)插入片段PCR扩增; 4)进行重组反应; 5)反应产物转化、涂板; 6)克隆鉴定。
图一 实验流程概览 1. 制备线性化克隆载体 选择合适的克隆位点,并对克隆载体进行线性化。推荐您尽量选择无重复序列且GC含量均匀的区域进行克隆。当载体克隆位点上下游25 bp区域内GC含量均在40%-60%范围之内时,重组效率将达到最大。 线性化载体可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单酶切或双酶切)或反向PCR扩增获得。 A.酶切制备线性化克隆载体 双酶切线性化:线性化完全,转化背景 (假阳性克隆) 低。推荐使用。 单酶切线性化:线性化程度较差。可适当延长酶切时间以降低转化背景。 【注】:① Hieff CloneTM重组反应体系内无DNA连接酶,不会发生载体自连反应。因此,即使是以单酶切方式制备的线性化载体也无需进行末端脱***酸处理。重组产物转化后出现的假阳性克隆 (无插入片段) 是由未线性化环状载体转化而形成的。如这种假阳性克隆比例较高,应重新制备线性化克隆载体。 ② Hieff CloneTM重组反应体系兼容几乎所有的酶切反应体系。克隆载体酶切产物加热失活内切酶(参见内切酶使用说明书,例如Hind III,65℃孵育20 min完全失活)后可直接用于重组反应。 B.反向PCR扩增制备线性化克隆载体 推荐您使用高保真聚合酶进行载体扩增 (Hieff CanaceTM High-Fidelity DNA Polymerase,Cat No. 10135ES) 以减少扩增突变的引入。PCR扩增模板应尽量使用预线性化质粒,以防止残留环状质粒模板对克隆阳性率的影响。 Hieff CloneTM重组反应体系兼容常规PCR反应体系。因此,如扩增模板为预线性化质粒且PCR产物电泳条带单一,扩增产物可以无需纯化直接用于重组反应。 克隆载体酶切产物或PCR 扩增产物DNA 纯度较低且有可能含有未线性化环状质粒,直接使用进行重组反应时,重组效率、克隆阳性率都会有所降低。因此,在进行较大片段(>5kb) 克隆时,我们推荐您使用高质量的试剂盒对线性化克隆载体进行胶回收纯化,以提高DNA 纯度并去除一部分未线性化的环状载体 (其电泳位置不同于线性化克隆载体)。不同方式制备的线性化克隆载体的使用方式可查阅表一。 表一:线性化克隆载体的使用方式
【注】:直接使用酶切产物或扩增产物进行重组反应时,使用体积不应超过4μL(重组反应总体积的1/5)。 2. 制备PCR产物 2.1设计扩增引物 Hieff CloneTM引物设计总的原则是:通过在引物5’端引入线性化克隆载体末端同源序列,使得插入片段扩增产物5’和3’最末端分别带有和线性化克隆载体两末端对应的完全一致的序列 (15 bp-25 bp)。
5’——上游载体末端同源序列+基因特异性正向扩增序列——3’ 反向扩增引物设计方式: 3’——基因特异性反向扩增序列+下游载体末端同源序列——5’ 基因特异性正/反向扩增序列即常规插入片段正/反向扩增引物序列; 上游/下游载体末端同源序列为线性化克隆载体最末端序列(用于同源重组)。 以pUC18作为克隆载体为例,引物设计方案如图二所示。
图二 重组引物设计方案 【注】:如最终引物长度超过40bp,我们推荐您在引物合成时选用PAGE纯化,可提高克隆成功率。计算扩增引物退火温度时,只需计算基因特异性扩增序列的Tm值,载体末端同源序列不应参与计算,为了得到高效率克隆,建议Tm≥48℃。 2.2 插入片段PCR扩增 插入片段可用任意PCR酶 (Taq酶或高保真酶) 扩增,无需考虑产物末端有无A加尾 (重组过程中将被去除,在最终载体中不会出现)。我们推荐您使用高保真聚合酶进行扩增(Hieff CanaceTM High-Fidelity DNA Polymerase,Cat No. 10135ES),以减少扩增突变的引入。 PCR结束后,取少量产物进行琼脂糖电泳以检验扩增产量和特异性。Hieff CloneTM重组反应体系兼容常规PCR反应体系。因此,如扩增模板不是与克隆载体抗性相同的环状质粒,且PCR产物电泳条带单一,扩增产物可以无需纯化直接用于重组反应。 PCR扩增产物DNA纯度较低,直接使用进行重组反应时,重组效率、克隆阳性率都会有所降低。因此,在进行较大片段 (>5 kb) 克隆实验时,我们推荐您使用高质量的试剂盒对扩增产物进行胶回收纯化以提高DNA纯度。插入片段扩增产物的使用方式可查阅表二。 表二:扩增产物推荐使用方式
【注】:直接使用扩增产物进行重组反应时,使用体积不应超过4μL(重组反应总体积的1/5)。 *当线性化克隆载体为酶切制备时,插入片段扩增产物经DpnI消化结束后应置于85℃加热20 min将DpnI 失活,以避免重组反应时残留DpnI 对克隆载体的降解。 3. 重组反应 3.1 配制反应体系 于冰水浴中配制如下反应体系。如果不慎将液体粘在管壁,可通过短暂离心使其沉入管底。
Hieff CloneTM重组反应体系最适克隆载体使用量为0.03 pmol;最适克隆载体与插入片段摩尔比为1:2-1:3,即最适插入片段使用量为0.06-0.09pmol。这些摩尔数对应的DNA质量可由以下公式粗略计算获得: 最适克隆载体使用量 = [0.02×克隆载体碱基对数]ng (0.03 pmol) 最适插入片段使用量 = [0.04×插入片段碱基对数]ng (0.06 pmol) or = [0.06×插入片段碱基对数]ng (0.09 pmol) 例如,将长度为2 kb的插入片段克隆至长度为5 kb的克隆载体时,克隆载体的最适使用量应为:0.02 × 5000 = 100 ng; 插入片段最适使用量应为:0.04 × 2000 = 80 ng 【注】: ① 当插入片段≤200bp时,最佳最适克隆载体与插入片段摩尔比为≥1:5。 ② 当插入片段长度大于克隆载体时,最适克隆载体与插入片段使用量的计算方式应互换,即将插入片段当做克隆载体/克隆载体当做插入片段进行计算。 ③ 线性化克隆载体的使用量应在50-200 ng之间;插入片段扩增产物的使用量应在20-200 ng之间。当使用上述公式计算DNA最适使用量超出这个范围时,直接选择最低/最高使用量即可。例如,插入片段长度为100 bp,最适使用量计算值为 4 ng,实际反应体系内使用量应为插入片段扩增产物最少使用量 20 ng。 ④ 线性化克隆载体和插入片段扩增产物不进行DNA纯化直接使用时,加入总体积应不超过反应体系体积的1/5,即4 μL。 ⑤ 试剂盒中提供500 bp control insert (25ng/μL) 和pUC19control vector, linearized (50 ng/μL) 各5 μL,需要时可进行阳性对照反应,每次反应各加1 μL。 3.2 重组反应 1)体系配制完成后,用移液器轻轻吹打几次混匀各组分,避免产生气泡 (请勿剧烈震荡或者涡旋混匀) 。 2)置于50℃反应20 min。 【注】:当插入片段>5kb时,可将孵育温度延长至25 min。 3)待反应完成后,建议将反应管置于冰上冷却5 min,目的是降低温度,以防温度过高降低感受态转化效率。 4)反应产物可直接进行转化;也可储存于-20℃,待需要时解冻转化。 【注】:我们推荐您在PCR仪或者水浴锅等温控比较精确的仪器上进行反应。 4. 重组产物转化、涂板 1)取10 μL冷却反应液,加入到100 μL感受态细胞中,轻弹管壁数下混匀,在冰上放置30 min。 2)42℃热激45-90秒,冰水浴孵育2 min。 3)加入900 μL SOC或LB培养基,37℃孵育10 min充分复苏。37℃,200rpm,摇菌45 min。 4)取100 μL菌液均匀涂布在含有适当抗生素的平板上。将平板倒置,于37℃过夜培养。 【注】:我们推荐您使用转化效率>108 cfu/μg的感受态细胞。如果感受态转化效率<108 cfu/μg(例如用CaCl2法新鲜制备的感受态转化效率通常在106-107 cfu/μg之间) ,请将培养菌液在5000 rpm离心3 min收集菌体,用100 μL LB培养基重悬后全部涂板。 5. 克隆鉴定 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是菌落PCR。用无菌的枪头或牙签将单个菌落挑至20-50 μL LB 培养基中混匀,直接取1 μL作为PCR模板。 我们推荐您至少用一条通用测序引物进行菌落PCR,这样可以避免PCR假阳性的产生。 将PCR阳性菌落的剩余菌液接种至含有适当抗生素的LB培养基中培养过夜,提取质粒做后续的鉴定。
附录1 线性化克隆载体和插入片段扩增产物浓度测定 将线性化克隆载体和插入片段扩增产物做数个等体积稀释梯度,原始产物和稀释后产物各取1 μL进行琼脂糖电泳,与DNA分子量标准 (DNA Marker)比较条带亮度以确定其近似浓度(绝大多数DNA分子量标准都有确定的DNA浓度)。由图可知,pUC19酶切产物DNA浓度约为100 ng/μL;扩增产物DNA浓度约为400 ng/μL。
附录2 Hieff CloneTM FAQ 1、最佳克隆位点选择? ① 所选载体克隆位点既可通过双酶切线性化,也可通过单酶切线性化。 ② 在选择克隆位点时,应避免选择克隆位点上下游50 bp内有重复序列的区域。当克隆位点上下游20 bp区域内GC含量均在40%-60%范围之内时,重组效率将达到最大。如这部分区域GC含量高于70%或者低于30%,重组效率会受到较大影响。 2、无克隆长出或克隆数较少? 出现该情况,建议同时使用试剂盒所携带的阳性对照【插入片段和线性化载体】,可排除试剂盒本身的影响,并进行进一步判定,主要有以下可能情况: ① 引物设计不合适 推荐【同源序列(15bp-20 bp)+完整的酶切位点+基因特异性扩增引物】 ② 感受态效率低 使用新鲜制备或妥善冻存的感受态细胞,确保其转化效率>107cfu/μg。每次操作时可设置一组转化质粒的对照实验,以检测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效率。 ③ 线性化克隆载体和插入片段扩增产物的使用量不足/过量,或者比例不佳 尽量按照推荐的量和比例配制反应体系。在进行重组克隆时,如克隆载体使用量<0.01pmol,或者克隆载体与插入片段摩尔比超出2:1-1:5 的范围时都会严重降低克隆效率。所以,反应体系应尽量按照最适DNA需求量进行配制。请务必预先检测线性化克隆载体和插入片段PCR产物的浓度。 常用的吸光度测量法极易受DNA纯度、DNA稀释液pH等因素影响,测定值和DNA实际浓度往往偏差非常大。因此,我们强烈推荐您通过琼脂糖电泳来测定样品中的DNA浓度。具体做法:可将DNA Marker梯度上样(如2ul,3ul,4ul,5ul),点取1ul回收样品电泳后判断浓度。 ④ 载体和插入片段不纯,抑制反应 未纯化DNA加入重组反应体系内的总体积不应超过4μL (反应体系体积1/5)。尝试对线性化载体、PCR产物进行胶回收纯化。重组反应体系中应尽量避免金属络合剂(如EDTA)的带入。因此,我们推荐您将DNA纯化产物溶解在pH8.0的ddH2O中保存(常规胶回收试剂盒中的洗脱液可用pH8.0的ddH2O替代),请勿使用TE进行DNA保存。 3、 出现较多假阳性,即多数克隆不含插入片段 ① 克隆载体线性化不完全 即使是痕量未完全酶切的载体也会产生很高的转化背景。提高限制性内切酶使用量、延长酶切反应时间、胶回收纯化酶切产物,都可以有效减少甚至消除环状质粒残留。 ② 反应体系中混入了相同抗性的质粒 PCR扩增模板(扩增克隆载体或者扩增插入片段)为环状质粒。当扩增产物直接用于重组反应时,残留环状质粒模板会产生较高的转化背景。尽量使用预线性化质粒作为扩增模板、扩增产物进行DpnI消化、扩增产物进行胶回收纯化,都可以有效减少甚至消除环状模板质粒残留。 4、克隆含有不正确的插入片段 ① PCR产物混有非特异扩增产物 a, 优化PCR体系,提高特异性;b, 胶回收PCR产物;c, 鉴定更多的克隆。 ② 载体线性化不完全: 如果线性化载体不是由空载体酶切或扩增制备,而是由已插入其他不同片段的载体酶切或扩增制备而成,不完全酶切或残留环状模板质粒将导致很高的转化背景,使部分克隆中含有不正确的插入片段。提高酶切效率、使用预线性化质粒作为扩增模板、扩增产物进行DpnI消化、扩增产物进行胶回收纯化,都可以有效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